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症状多样,包括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感)、消化不良相关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及其他症状(体重变化、贫血相关表现),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上腹部不适
疼痛:多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等。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无明显规律,与进食的关系也不固定,可能在进食后加重或减轻。例如,一些年轻患者可能在空腹时感到上腹部隐痛,而进食少量食物后疼痛有所缓解,但不久又会再次出现不适;对于老年患者,疼痛可能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疼痛感受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相对更敏感一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体的神经敏感度等因素。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加重的情况,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和蠕动功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患者,其上腹部疼痛可能相对更顽固,且更易反复发作。
饱胀感:患者常感觉上腹部饱胀,即使进食很少量的食物也会有饱腹感,这种饱胀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影响患者的食欲。比如,有些患者吃了几口米饭就觉得上腹部胀满难受,一整天都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胃肠功能本身有所减退,饱胀感可能会更明显;女性在生理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加重饱胀不适的感觉;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患者,胃肠蠕动较慢,也更容易出现上腹部饱胀的症状;有过胃部手术史的患者,由于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饱胀感可能会比普通患者更严重。
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食欲不振:患者对食物的兴趣降低,不想进食,食量明显减少。这可能是由于胃部炎症导致胃的消化功能减弱,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从而反射性地引起食欲不振。例如,原本喜欢吃的饭菜,现在看到却没有食欲。不同年龄层中,儿童如果患有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食欲不振,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旺盛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摄入;女性在孕期如果患上该病,也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这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孕期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胎儿;有吸烟、酗酒习惯的患者,其食欲不振的情况可能会更严重,因为烟酒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进一步影响消化功能。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的感觉,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的内容物,一般为未消化的食物。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是胃部炎症刺激导致胃蠕动紊乱,胃排空障碍。儿童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需要特别注意补液,防止脱水,因为儿童的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更严重的问题,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女性在妊娠期间如果患上该病出现恶心、呕吐,要注意与正常的妊娠反应相鉴别,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症状;有过晕车经历的患者,患上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后,恶心、呕吐的症状可能会因晕车时的不良记忆而加重心理负担,进而加重症状。
反酸、嗳气:反酸是指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等不适感觉;嗳气是胃内气体反流至口腔的现象。这是由于胃部炎症导致胃酸分泌失调,以及胃的排空功能异常,使得胃内气体和胃酸容易反流。例如,患者可能会经常感到喉咙有酸水反流,或者不断地打出气来。不同性别中,女性可能在生理期时,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反酸、嗳气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加重;老年患者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相对减弱,更容易出现反酸的情况;长期精神紧张的患者,其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可能会导致反酸、嗳气症状频繁发作;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患上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后,反酸、嗳气的症状会更加明显,需要综合治疗来缓解。
其他症状
体重变化:如果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这是因为胃部炎症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患者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例如,一些患者在几个月内体重会下降几公斤。儿童患者体重减轻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老年患者体重减轻可能会导致身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更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女性患者如果在备孕或孕期出现体重异常减轻,需要高度重视,因为这可能会影响自身健康和胎儿的发育;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需要警惕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是否有恶变倾向导致体重下降,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排查。
贫血相关表现: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相关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这是因为胃部慢性炎症可能会影响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慢性失血(虽然出血量可能很少,不易被察觉)也可能导致贫血。不同年龄的患者,贫血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贫血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和运动能力;老年患者贫血会加重身体的虚弱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女性患者在生理期时,贫血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需要注意补充营养和铁剂等;有慢性失血性疾病病史的患者,患上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后,贫血可能会雪上加霜,需要综合治疗贫血和胃部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