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肠息肉提示局灶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追加ESD吗

来源:民福康

切除肠息肉提示局灶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是否追加ESD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病变范围与深度(累及广、深度深时多建议追加)、首次切除情况及患者全身状况(首次切除彻底无残留、全身情况不允许行ESD时可不追加),还需考虑不同年龄(老年重手术风险评估、年轻多积极考虑追加)、性别(对决策影响小,术后护理有生理特点调整)、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者需改善后评估,高纤维饮食者术后需注意护理)及病史(既往胃肠道手术史影响手术难度和风险、既往凝血功能异常需评估出血风险后再定)等因素,由临床医生综合评估后决策。

一、局灶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含义及相关情况

局灶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范畴,意味着肠黏膜腺体出现了较严重的异型增生情况,但尚未达到癌的程度。在切除肠息肉时发现局灶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是否追加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二、需要追加ESD的情况

(一)病变范围与深度方面

1.病变累及范围较广:如果局灶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累及范围相对较广,超过了最初切除息肉的范围,从理论上讲存在残留癌的风险,此时通常建议追加ESD,以更彻底地切除病变组织,降低复发及进展为癌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内镜下精细观察及相关评估手段发现病变实际侵犯范围超出了首次息肉切除的边界,就有必要通过ESD来完整切除。

2.病变深度较深:当评估提示病变侵犯深度较深,接近黏膜下层等较深层结构时,追加ESD可以更精准地判断病变浸润情况并完整切除。因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有向癌进展的可能,较深的病变残留癌的风险相对更高,所以这种情况下追加ESD有助于更好地处理病变。

三、不需要追加ESD的情况

(一)首次切除彻底且评估无残留

1.首次切除病理评估非常完整:如果首次切除的息肉标本经病理检查显示病变切除非常彻底,切缘均为阴性,且通过全面的内镜下评估(如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未发现有可疑残留的病变组织,那么可以考虑不追加ESD,但需要密切随访。例如,首次切除后病理报告显示病变完整切除,切缘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累及,同时内镜下复查未见异常新生物等情况时,可暂不追加ESD。

2.患者全身情况不允许行ESD: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ESD手术创伤的患者,即使存在局灶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情况,也可能不适合追加ESD,此时会更倾向于密切随访观察,定期进行内镜复查等。

四、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人群的特殊考虑

(一)年龄因素

1.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往往基础疾病较多,在考虑是否追加ESD时,除了病变本身情况外,更要注重对手术风险的评估。相对年轻患者,老年患者行ESD手术的风险可能更高,如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所以对于老年患者,需要更谨慎地权衡追加ESD的利弊,综合其全身健康状况、预期寿命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

2.年轻人群:年轻患者一般基础疾病相对较少,对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好,若发现局灶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病变适合的情况下,可能更倾向于积极考虑追加ESD,以彻底去除病变,降低未来发生癌的风险。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性别本身对是否追加ESD的决策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还是以病变的具体情况、患者整体状况等为主要依据。但在术后护理等方面,需要根据不同性别的一些生理特点进行相应调整,如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等特殊生理时期,要注意术后出血等情况的观察等。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吸烟饮酒人群: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在考虑追加ESD时需要注意,吸烟可能影响术后创面愈合,增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饮酒也可能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不利于术后恢复。所以这类患者在决定是否追加ESD前,可能需要患者先尽量戒烟戒酒一段时间,改善身体状况后再评估手术事宜。

2.高纤维饮食人群:本身有高纤维饮食生活方式的患者,相对来说胃肠道功能可能较好,但在ESD术后仍需要注意遵循相应的饮食调整建议,以促进创面愈合,不过这主要是术后护理方面的考虑,对是否追加ESD的决策本身影响不大,而是术后康复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五、病史相关因素

(一)既往胃肠道疾病病史

1.既往有严重胃肠道手术史:如果患者既往有严重胃肠道手术史,如胃大部切除等,再次行ESD手术时,手术难度可能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也可能升高。此时需要更仔细评估病变情况以及手术的可行性,可能需要多学科会诊来综合判断是否追加ESD。

2.既往有凝血功能异常病史:对于既往有凝血功能异常病史的患者,行ESD手术可能面临较高的出血风险。在决定是否追加ESD前,需要先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纠正等处理,评估纠正后手术的出血风险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再考虑是否进行ESD。

总之,切除肠息肉提示局灶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是否追加ESD需要由临床医生结合患者具体的病变情况、全身状况、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做出决策。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上皮内瘤变
上皮内瘤变主要是指局限在患者上皮内,周围组织未被侵犯的一种癌前病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癌吗?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肿瘤的癌前病变,并不是癌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具有恶性特征的上皮病变,但没有任何浸润间质的证据。它多用于食管及胃肠道、宫颈、乳腺的诊断。如果没有积极治疗,进一步发展,可转变为原位癌及浸润癌。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局灶腺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可能是因为体内腺细胞表现出了异常而造成的。一般来说,病变程度比较轻。当患有这个疾病的时候,建议尽快去当地医院进行一个相应的检查,然后进行治疗。可以采取一个手术治疗的方法。
低级别腺上皮内瘤变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低级别腺上皮内瘤变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癌前疾病,如果不积极地进行相关的治疗,可能会转变成为腺癌,所以一旦发现低级别腺上皮内瘤变,应当及时的进行手术切除,而且术后注意定期复查。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应该如何治疗?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其可以分为3级。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I,会自然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病变持续存在、发展2年,就需要治疗。多注意调整好心态,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怎么治?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其可以分为3级。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I)会自然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病变持续存在、发展2年,这种情况就需要治疗。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人自身情况以及有无生育要求要确定,常用的方法是宫颈锥切、激光治疗。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怎么治?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宫颈低级别内瘤变也叫做CINI级,它是宫颈病变中最轻的一种。宫颈低级别内瘤变有自行恢复的可能,正常不需要处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就可以。如果表现出持续的低级别内瘤样变或者为了预防宫颈癌,可以经过宫颈锥切的方式治疗。伴有着宫颈hpv病毒感染时还需要使用干扰病毒的药物治疗。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黑便怎么回事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可能是陈旧性出血、新鲜出血、饮食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的。1.陈旧性出血如果患者术后很快出现黑便,量不大,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少量出血,在肠道内积聚,通过细菌对血进行分解,出现黑色粪便,即为陈旧性出血。2.新鲜出血进行结肠息肉手术,创面较大,可能需要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创面。如果金属夹过早脱落、出现新糜烂、术后创面有渗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肠息肉癌变的几率大吗
陈冰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三甲
肠息肉癌变几率需要根据具体类型来确定,增生性息肉和炎症刺激性息肉癌变几率相对比较小,而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癌变几率相对要高一些。如果在直肠检查过程中发现有息肉存在,原则上还是需要进行早期切除,虽然结肠息肉为良性病变,但是如果长时间反复刺激或者摩擦,癌变几率会明显增高,术后还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