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起病急、病程≤6个月,病因有病毒、药物毒物、酒精等,表现为急起症状、肝大等,实验室检查等有相应特点,治疗强调休息等,多数预后好;慢性肝炎病程>6个月,病因主要是病毒持续感染、自身免疫等,症状轻重不一,实验室等检查有不同特点,治疗需针对病因等,部分可进展为严重阶段。
一、定义与病程时长
急性肝炎: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等引起的,肝脏炎症发病急,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内。例如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甲肝,起病较急,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大多在6个月内可恢复。
慢性肝炎:是指肝脏的炎症持续超过6个月,病情迁延不愈。常见病因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自身免疫性因素等。比如慢性乙肝患者,病情会反复波动,可能长期携带病毒,肝脏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二、病因差异
急性肝炎
病毒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多引起急性肝炎,通常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后感染,起病急,具有自限性。
药物或毒物: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异烟肼等,或者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等,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肝脏急性损伤,导致急性肝炎,一般在停用相关药物或脱离毒物接触后,经过治疗部分患者可恢复。
酒精:短期内大量饮酒可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大量酒精会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停止饮酒后,经过规范治疗有恢复可能。
慢性肝炎
病毒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续感染是最常见原因。HBV感染者机体免疫清除病毒不充分时,就会转为慢性乙肝;HCV感染后易慢性化,约70%-85%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会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女性,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细胞,导致肝脏慢性炎症,病情可逐渐进展,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三、临床表现区别
急性肝炎
症状:起病较急,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色。儿童急性肝炎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比如婴幼儿急性甲肝可能以发热、腹痛等为首发表现。
体征:体检时可发现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击痛,部分患者脾脏可轻度肿大。
慢性肝炎
症状:症状轻重不一,有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有的患者会出现乏力、体力不支、食欲减退、腹胀、肝区隐痛等症状,病情反复活动时症状加重。女性慢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
体征:肝脏可肿大或质地偏硬,病情进展到肝硬化阶段时,会出现脾大、腹水、黄疸、腹壁静脉曲张等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特点
急性肝炎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一般可达正常上限的数倍至数十倍,胆红素可升高,以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可升高,凝血功能一般无明显异常或轻度异常。
病原学检查: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急性肝炎,相应病毒的标志物呈阳性,如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阳性提示近期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抗体IgM阳性提示戊型肝炎病毒近期感染。
慢性肝炎
肝功能:ALT、AST可反复或持续升高,胆红素可正常或轻度升高,白蛋白可能正常或降低,球蛋白升高,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免疫炎症情况。
病原学检查:乙肝患者可检测到HBsAg、HBV-DNA阳性等;丙肝患者可检测到HCVRNA阳性等。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检测到自身抗体阳性,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阳性。
五、影像学检查表现
急性肝炎
B超:肝脏可能轻度肿大,实质回声稍增粗,胆囊可能有壁毛糙等改变,经过治疗后肝脏大小、回声等可恢复正常。
CT:肝脏密度可轻度减低,形态一般无明显异常改变。
慢性肝炎
B超:早期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肿大,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病情进展到肝硬化时,可见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叶比例失调,门静脉、脾静脉增宽,脾脏肿大,腹水等。
CT:可发现肝脏形态改变,如肝叶萎缩、表面凹凸不平,门静脉高压征象等。
六、治疗原则不同
急性肝炎
一般治疗:强调休息,急性肝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有助于肝脏修复。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病因治疗: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甲肝和戊肝一般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大多可自愈;如果是药物性肝炎,需停用可疑药物;酒精性肝炎需戒酒,并进行护肝等治疗。
慢性肝炎
一般治疗: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病情稳定时可适当活动。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
病因治疗:乙肝患者如果符合抗病毒指征,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丙肝患者可通过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大多可治愈;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抗纤维化治疗:对于有肝纤维化的慢性肝炎患者,可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延缓肝纤维化进展。
七、预后差异
急性肝炎
大多数急性肝炎患者预后良好,如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患者多数可完全康复,不转为慢性。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在去除病因后,预后较好,少数急性重症肝炎预后较差,但现在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重症肝炎的救治成功率也在提高。儿童急性肝炎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预后相对较好,但要注意儿童病情变化快,需密切监测。
慢性肝炎
部分慢性肝炎患者病情可长期稳定,但也有部分患者会逐渐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甚至发展为肝癌。尤其是乙肝、丙肝慢性感染者,如果病毒持续复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增加。女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也可能进展到肝硬化等严重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