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萎缩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因包括Hp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药物、不良生活方式、自身免疫因素、年龄和遗传因素等,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表现,可通过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血清学检查诊断,治疗需去除病因,如根除Hp、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等,还需药物治疗,大多数预后较好,需定期复查,特殊人群要注意相关事项。
一、定义
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特点是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而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固有腺体未被破坏。
二、病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是最主要的病因,Hp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的黏液层,进而黏附于胃上皮细胞表面,引发炎症反应。超过90%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Hp感染。
2.十二指肠-胃反流: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等原因可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会损伤胃黏膜屏障,使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出血等改变。
3.药物: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某些抗生素、铁剂等,这些药物可损伤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的防御修复机制,从而诱发非萎缩性胃炎。
4.不良生活方式
饮食因素:长期饮用浓茶、咖啡,食用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以及高盐饮食等,都可能反复损伤胃黏膜,导致炎症持续存在。例如,长期高盐饮食会使胃黏膜处于高渗环境,影响胃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黏膜处于缺氧状态,还会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功能,增加非萎缩性胃炎的发病风险。
酗酒: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削弱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导致胃黏膜炎症。
5.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体内存在攻击胃壁细胞的自身抗体,会导致壁细胞损伤,使胃酸分泌减少,进而影响胃内环境,引发炎症,此类情况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更易发生。
6.年龄和遗传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的防御功能逐渐减退,老年人患非萎缩性胃炎的概率相对较高;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腹痛:多为隐痛、胀痛,疼痛无明显规律,可在进食后加重或减轻,部分患者疼痛与进食无关。例如,有的患者会感觉上腹部隐隐作痛,持续时间不定。
腹胀:常见症状,尤其是在进食后较为明显,可能是由于胃黏膜炎症导致胃的消化功能减弱,食物排空延迟引起。
反酸、烧心:因胃黏膜受到刺激,胃酸分泌紊乱,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反酸、烧心感,可伴有胸骨后不适。
其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反复腹痛影响进食等情况。
2.体征:多数患者无明显体征,部分患者上腹部可有轻压痛,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能伴有贫血体征,如面色苍白等。
四、诊断方法
1.胃镜检查:是诊断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色泽、有无糜烂、出血等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炎症的程度和类型。胃镜下非萎缩性胃炎的表现可包括黏膜充血、水肿、呈红白相间改变,以红相为主等。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尿素呼气试验:包括C-13和C-14呼气试验,患者口服含有标记物的尿素胶囊后,检测呼出气体中标记物的含量,以判断是否有Hp感染,该方法无创、简便。
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在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可快速检测Hp感染情况,同时还可结合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
3.血清学检查: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检测到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等自身抗体,还可检测胃蛋白酶原等指标,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
五、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Hp阳性的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铋剂+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的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疗程一般为10-14天。但需注意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应严格遵循年龄禁忌,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规律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例如,建议患者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食用过辣、过烫的食物。
停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因病情需要必须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换用对胃黏膜损伤较小的药物,或同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
2.药物治疗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轻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修复。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兰索拉唑等)和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反酸、烧心等症状。
促胃肠动力药:对于有腹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促进胃排空,改善症状。
3.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疗: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若出现恶性贫血,可补充维生素B,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维持治疗,同时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六、预后及注意事项
1.预后:大多数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去除病因后,病情可得到控制,胃黏膜炎症可逐渐消退,预后较好。但如果病因持续存在,如Hp未彻底根除、持续不良生活方式等,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等其他病变,但发生癌变的概率相对较低。
2.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尤其是Hp阳性患者根除治疗后需复查,以确认Hp是否彻底清除;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一般3-5年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特殊人群:老年人患非萎缩性胃炎时,应更加关注其营养状况,因为可能存在食欲减退等情况,需保证营养均衡;儿童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在药物使用上要格外谨慎,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常规、维生素B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贫血等并发症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