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畸胎瘤手术分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术前需做一般和特殊检查,手术过程因术式而异,术后要关注恢复和注意事项,还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及相应处理。
一、卵巢畸胎瘤手术的定义
卵巢畸胎瘤手术是用于治疗卵巢畸胎瘤的外科手术方式,卵巢畸胎瘤是一种常见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由多胚层组织构成,偶见含一个胚层成分。
二、手术的分类及适用情况
(一)腹腔镜手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年轻、希望保留生育功能且肿瘤为单侧、体积较小的良性卵巢畸胎瘤患者。对于大多数单侧良性卵巢畸胎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是首选,其创伤小、恢复快。例如,对于年龄在20-40岁之间,肿瘤直径一般小于10cm的单侧良性卵巢畸胎瘤患者,腹腔镜手术能在清晰的视野下完整剔除肿瘤,最大程度保留卵巢组织。
2.优势:通过腹壁的几个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时间短,腹部瘢痕小,不影响美观。对于女性的心理影响较小,尤其对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能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减少对日后生育的不良影响。
(二)开腹手术
1.适用情况:当肿瘤为双侧、体积较大,怀疑有恶性可能,或者腹腔镜手术难以完整切除肿瘤时需行开腹手术。比如,肿瘤直径大于10cm,或者术中快速病理提示有恶性倾向时,需要行开腹手术进行更彻底的探查和切除。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且肿瘤情况复杂的患者,开腹手术也可作为选择。
2.特点:手术视野开阔,便于充分暴露盆腔,能够更彻底地切除肿瘤及可疑组织,但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腹部瘢痕明显。
三、手术前准备
(一)一般检查
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AFP、CEA、CA125等)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患者的血细胞情况,判断是否有贫血、感染等;凝血功能检查是为了确保手术中及术后不会出现异常出血情况;肝肾功能检查是评估患者的脏器功能能否耐受手术;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助于辅助判断肿瘤的性质,如AFP升高常见于卵黄囊瘤,CA125升高可能提示肿瘤有恶性倾向等。
2.影像学检查:如盆腔超声、CT或MRI检查。盆腔超声可清晰显示卵巢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等;CT或MRI能更准确地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帮助,例如通过CT或MRI观察肿瘤有无侵犯周围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二)特殊准备
1.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手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告知可能出现的卵巢功能暂时减退等情况,但一般腹腔镜手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术前需要做好心理疏导,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
2.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需要评估其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如果有基础疾病,需要在术前将血压、血糖等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手术风险。例如,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术前要遵医嘱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一般情况)。
四、手术过程
1.麻醉: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能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意识、无痛觉状态;椎管内麻醉则主要用于下腹部手术,可使手术区域痛觉消失,患者保持清醒。
2.腹腔镜手术过程:
首先在患者腹壁建立气腹,通过脐部或其他腹壁切口插入腹腔镜,观察盆腔内情况。
然后通过其他腹壁切口插入手术器械,分离卵巢畸胎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完整剔除肿瘤。如果是单侧卵巢畸胎瘤,尽量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
最后取出肿瘤,冲洗盆腔,检查有无出血等情况,关闭腹腔。
3.开腹手术过程:
切开腹部皮肤、皮下组织等,进入腹腔。
探查盆腔,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完整切除肿瘤,对于怀疑恶性的肿瘤,可能需要扩大切除范围,包括切除部分周围组织、清扫淋巴结等。
缝合腹壁切口。
五、手术后恢复及注意事项
(一)术后恢复
1.一般恢复:腹腔镜手术患者一般术后6小时左右可少量饮水,如无不适可逐渐进食半流质饮食,术后1-2天可恢复正常饮食。开腹手术患者恢复进食时间相对较晚,一般术后1-2天根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逐渐进食。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但要早期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一般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四肢等,术后2-3天可下床活动;开腹手术患者术后2-3天可在床上活动,术后1周左右根据恢复情况逐渐下床活动。
2.伤口恢复:腹腔镜手术的腹壁切口较小,一般术后7天左右可愈合;开腹手术的切口较大,术后10-14天左右愈合。患者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或有渗出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二)注意事项
1.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卵巢功能及盆腔情况,一般术后3-6个月可进行盆腔超声检查,了解卵巢恢复情况及有无肿瘤复发等。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为日后生育创造良好条件。
2.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后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指标,了解有无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同时,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继续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糖。此外,要适当进行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一)出血
1.原因:手术过程中可能因血管结扎不牢固或术后活动过早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无论是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都有可能发生,但腹腔镜手术相对较少见。
2.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腹痛加剧、腹胀、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如果是腹腔内出血较多,可通过盆腔超声等检查发现腹腔内有积液。
3.处理:少量出血可通过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使用止血药物等;如果出血较多,需要再次手术探查,找到出血点并进行止血处理。
(二)感染
1.原因:术后伤口护理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等都可能导致感染。例如,伤口沾水、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等情况容易引发感染。
2.表现:伤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
3.处理:对于伤口感染,要及时进行清创换药,加强伤口护理;对于全身感染症状,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三)肠粘连
1.原因:手术操作可能会刺激腹膜,导致肠粘连的发生。尤其是开腹手术,对腹腔内组织的扰动较大,发生肠粘连的风险相对较高。
2.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肠梗阻表现。
3.处理:轻度肠粘连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保守治疗缓解;对于严重的肠粘连导致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松解粘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