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易被紫外线、季铵盐类化合物、脂溶剂等灭活,但在低温干燥环境中可长期存活。狂犬病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短则数日,长可达数年,潜伏期长短与伤口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伤口深浅及病毒数量等因素有关。
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前驱期患者可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伤口附近出现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兴奋期患者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遇水、风、光等刺激可诱发上述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精神失常、躁动不安。麻痹期患者逐渐安静,肌肉痉挛停止,出现迟缓性瘫痪,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