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一般指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狂犬病病毒外形呈子弹状,核心为单股负链RNA,外绕螺旋对称的核蛋白衣壳,最外层为脂蛋白包膜,包膜上有糖蛋白刺突,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常见传播方式为咬伤、抓伤,也可通过舔舐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或吸入感染动物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可沿神经末梢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主要侵犯脑干、小脑等部位,导致急性传染病。
感染狂犬病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潜伏期后,可能出现低热、头痛、恐水、怕风、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由于狂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关键在于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