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治疗周期因人而异,急性发作期或轻度非萎缩性胃炎通常4-8周可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需长期治疗,且易复发。
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浅表性)和萎缩性两类,治疗周期不同。非萎缩性胃炎如果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需进行10-14天的四联疗法根除细菌,后续再用4-6周胃黏膜保护剂和抑酸药,多数患者8周内症状可明显缓解,黏膜炎症逐渐修复。
如果为非感染性,通过调整饮食、停用损伤胃黏膜药物,配合4-8周药物治疗,也可有效控制病情。
萎缩性胃炎因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属于不可逆损伤,治疗以延缓进展、改善症状为主,需长期用药,且需每1-2年进行胃镜复查,监测是否出现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此外,慢性胃炎治疗后如果不注意饮食规律、仍吸烟饮酒或长期精神紧张,易导致复发,因此需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