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通过舌苔辨别胃病,主要依据舌苔的颜色、厚薄、润燥及舌体状态,反映脾胃功能与病邪性质。常见舌苔情况有舌苔白厚腻、舌苔黄厚腻、舌红无苔或苔少、舌边有齿痕、苔白、舌苔发黑等。

1.舌苔白厚腻
多提示脾胃湿浊内阻,可能存在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表现为腹胀、食欲差、大便黏滞。
2.舌苔黄厚腻
提示湿热蕴结脾胃,可能伴有胃灼热、口苦、反酸,常见于胃炎、胃食管反流等。
3.舌红无苔或苔少
多为胃阴亏虚,表现为胃部隐痛、口干、干呕,常见于慢性胃病日久、过度节食者。
4.舌边有齿痕、苔白
可能是脾胃气虚,伴随乏力、饭后腹胀、大便溏薄,多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
5.舌苔发黑
若伴黏腻,可能是胃肠湿浊极重;若干燥,需警惕阴虚内热重症。
舌苔仅为辅助判断,需结合症状、体征及现代检查(如胃镜)综合诊断,不可仅凭舌苔自行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