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症状主要有发热、消化道症状、黄疸、肝区不适等。

1.发热
多数患者起病较急,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39℃,可持续3-5天,常伴有畏寒、乏力等全身不适。
2.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是常见表现,患者对食物缺乏兴趣,甚至闻到食物气味就恶心。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腹痛多为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
3.黄疸
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大便颜色变浅。黄疸一般在发病后1-3周出现,持续2-6周逐渐消退。
4.肝区不适
肝脏肿大时,患者会感到肝区隐隐作痛或胀痛,按压时疼痛可能加重。
预防甲肝,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贝类等海鲜。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甲肝病毒相关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