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为定义与范围、症状表现和病理改变。
1.定义与范围
胃食管反流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的现象,范围更广,包含食管黏膜未破损和已受损的情况;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专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破损、发炎的疾病,是胃食管反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2.症状表现
胃食管反流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偶尔的烧心、反酸、胸痛等轻微不适,或者只是在胃镜检查等特殊情况下才被发现有反流现象。胸痛有时可放射至背部、肩部等,还可能出现慢性咳嗽、咽部异物感等食管外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症状通常更为严重和频繁,除了烧心、反酸外,还可能伴有吞咽困难、胸痛(疼痛有时可放射至背部、肩部等),部分患者会有出血及贫血症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嗳气、打嗝等消化不良表现,以及咽部不适、支气管哮喘等食管外症状。
3.病理改变
胃食管反流不一定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明显损害,可能只是短暂的反流,食管黏膜在反流物刺激后能够自行恢复。
反流性食管炎反流物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导致食管黏膜出现糜烂、溃疡等损伤,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如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形成瘢痕组织,长期可导致食管狭窄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