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传染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染、母婴传播、其他途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不洁性行为、孕妇梅毒筛查及阻断、避免接触污染物品。

一.梅毒的传染途径
1.性接触传染
这是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的1年内传染性最强,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逐渐减小,感染4年以上一般无传染性。在性接触过程中,梅毒螺旋体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而致病。不同性行为方式的传染概率有所差异,如无保护的阴道性交、肛交、口交等都可能导致感染。
2.母婴传播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梅毒。一般在妊娠4个月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先天梅毒儿。此外,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时也可能感染梅毒,多发生在肛门、外阴等部位。
3.其他途径
少数情况下,可通过接触污染的衣物、毛巾、餐具、刮胡刀等间接传染,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二.梅毒的预防措施
1.避免不洁性行为
保持单一固定的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如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梅毒的风险。安全性行为是预防性传播疾病包括梅毒的重要措施,需正确掌握安全套的使用方法,确保其在性行为过程中发挥有效防护作用。
2.孕妇梅毒筛查及阻断
育龄女性在孕前应进行梅毒筛查,孕妇如果感染梅毒,应积极接受规范的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孕期需定期进行梅毒相关检测,一旦发现感染,应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正规的驱梅治疗,最大程度保障胎儿健康,减少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3.避免接触污染物品
在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的物品,如剃须刀、牙刷等。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公共浴室、酒店等,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或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降低间接感染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