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与颅脑损伤本身密切相关,不同年龄人群因自身生理特点颅脑损伤后发生风险不同;二是脑外伤会引起神经生化改变,不同性别神经生化有差异;三是心理社会因素是重要诱因,包括患者受伤后的情绪问题、社会支持情况、生活方式及既往精神疾病病史等都会影响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
神经生化改变
脑外伤后会引起神经生化方面的改变。例如,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被打破,像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功能可能出现异常。5-羟色胺与情绪、睡眠等多种生理功能相关,当它的含量或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等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表现;去甲肾上腺素与应激反应等有关,其异常也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不同性别在神经生化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产生影响,进而在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也是脑外伤后综合征发生的重要诱因。患者受伤后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不适、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长期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身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进一步加重脑内的病理生理变化。而且,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也很关键,如果患者受伤后家庭、社会的支持不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会增加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风险。生活方式方面,受伤前生活不规律、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的人群,在脑外伤后更易出现脑外伤后综合征。例如,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本身神经调节就可能存在一定基础问题,脑外伤后这种问题会被放大,导致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概率增加。有既往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在脑外伤后更易出现脑外伤后综合征相关的心理和躯体症状,因为其本身的神经心理基础就相对薄弱,脑外伤的刺激会使其原有的问题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