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震荡症状多样,有短暂意识丧失、精神状态异常(烦躁不安、嗜睡)、呕吐、囟门变化、神经系统体征(瞳孔异常、肢体活动异常),头部受伤后出现可疑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婴儿安全。
意识改变:婴儿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可能仅数秒至数分钟。例如,在头部受到较严重撞击后,婴儿突然变得毫无反应,但一般很快又会恢复意识。这是因为脑震荡会导致脑部神经功能的短暂紊乱,影响了意识的维持。
精神状态异常
烦躁不安:婴儿可能比平时更容易哭闹,难以安抚。这是由于脑部受到震荡后,神经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婴儿情绪不稳定。
嗜睡:与平常相比,婴儿睡眠时间明显增多,而且不容易唤醒。这是因为脑震荡后身体处于一种自我调整和恢复的状态,通过增加睡眠来促进脑部的修复。
呕吐:婴儿可能出现呕吐现象,这是因为脑震荡引起颅内压的短暂变化,刺激了胃肠道的神经,导致呕吐反射。不过要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相鉴别,比如消化系统本身的问题,但脑震荡引起的呕吐往往在头部受伤后出现。
囟门变化:婴儿的囟门尚未闭合,脑震荡后可能会出现囟门紧张或隆起的情况。这是因为颅内可能有轻微的压力变化,通过囟门表现出来。
神经系统体征
瞳孔异常:可能出现瞳孔大小不一、对光反射迟钝等情况。这是因为脑部神经受到震荡影响了瞳孔的调节功能。
肢体活动异常:部分婴儿可能会出现肢体活动减少、无力或左右肢体活动不对称等情况。这是由于脑部神经传导受到干扰,影响了对肢体运动的控制。
对于婴儿头部受伤后出现上述任何可疑脑震荡的症状,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因为婴儿的脑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脑震荡可能会对其后续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婴儿的安全,避免头部受到撞击等伤害,一旦发生头部受伤情况要密切观察婴儿的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