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少尿等临床表现,血尿分肉眼和镜下且因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致红细胞入尿,蛋白尿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致蛋白质入尿且超肾小管重吸收,水肿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高血压因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少尿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尿液生成减少,儿童患者各表现有其特点需关注。
一、血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等,镜下血尿则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中红细胞增多。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通过受损的基底膜进入尿液。儿童患者出现血尿的情况较为常见,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尿液外观变化,但家长可能会发现尿液颜色异常等情况。
二、蛋白尿
患者会出现蛋白尿,即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多。通过尿常规等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原本不能滤过或滤过很少的蛋白质进入原尿,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从而出现蛋白尿。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蛋白尿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一般儿童患者蛋白尿情况也较为常见,需要关注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来评估病情。
三、水肿
多数患者会有水肿表现,常见于眼睑、面部等部位,严重时可波及全身。水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有关。儿童患者由于组织疏松等特点,水肿可能更易察觉,比如晨起时眼睑明显肿胀等情况。
四、高血压
部分患者会出现高血压,是由于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引起。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压升高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高血压可能相对隐蔽,但也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五、少尿
少数患者可出现少尿,即24小时尿量减少。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得尿液生成减少。对于儿童患者,要关注其每日尿量情况,与正常尿量范围对比来判断是否存在少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