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有月经失调、高雄激素表现、卵巢形态改变、肥胖等表现,对育龄期女性可致不孕,对长期健康有增加患病风险,还会带来心理影响,需综合管理采取个体化措施。
一、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有关。遗传方面,有家族聚集性,若家族中有亲属患有PCOS,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环境因素方面,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或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诱发PCOS。
二、临床表现
1.月经失调:多表现为月经稀发(周期35天至6个月)或闭经,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周期或月经量无规律。
2.高雄激素表现:常见多毛,多见于面部、下颌、乳晕周围等部位,毛发浓密;部分患者出现痤疮,多发生在面部、胸背部,伴有皮肤油腻;还可能出现雄激素性脱发,主要表现为头顶的头发进行性稀疏。
3.卵巢形态改变:超声检查可见单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和(或)卵巢体积增大。
4.肥胖:约半数以上患者存在肥胖,多表现为腹型肥胖(腰围/臀围比例增加)。
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
1.育龄期女性:可能导致不孕,因为排卵障碍是PCOS患者常见的问题,卵子无法正常排出,影响受孕。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育龄期女性,需要进行促排卵等治疗来帮助受孕。
2.长期健康影响:患PCOS的女性远期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所以这类女性需要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包括血糖、血脂、子宫内膜等方面的检查。
3.心理影响:由于疾病导致的月经异常、外貌改变等,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需要综合管理,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和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