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18-20周左右孕妇开始感觉胎动,28周后每12小时胎动不少于30次,有规律的频率、一定强度和节律,高龄、有并发症及不良妊娠史孕妇需密切关注胎动,因这些人群胎儿易有异常,胎动异常可能提示胎儿异常要及时就医。
胎动频率:在妊娠28周后,正常胎动次数每12小时应不少于30次。不同的胎儿有不同的胎动习惯,有的胎儿可能在某段时间较为活跃,有的则相对平稳,但总体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来说,上午8-12时胎动较均匀,下午2-3时最少,以后逐渐增多,晚上8-11时又明显增多。例如,通过孕妇自我计数胎动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这是因为胎儿在一天中的活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孕妇的活动、体位、情绪以及外界声音等刺激。
胎动强度:正常的胎动强度是胎儿在子宫内伸手、踢腿等活动时,孕妇能感觉到的一种有一定力度的触动。这种触动是胎儿健康的一种表现,胎儿通过肢体活动可以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等。比如,胎儿较大的肢体运动时,孕妇能明显感觉到较为明显的冲击感。
胎动节律:胎动是有一定节律的,通常是胎儿在子宫内有规律地活动。例如,胎儿可能会有一段持续的活动时间,然后进入相对安静的阶段,之后又再次活动,这种节律性的胎动反映了胎儿在子宫内的正常状态。如果胎儿的胎动节律发生明显改变,如突然变得躁动不安或者长时间无明显胎动,可能提示胎儿在子宫内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对于高龄孕妇、有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的孕妇以及既往有过不良妊娠史的孕妇,更要密切关注胎动情况。因为这些特殊人群的胎儿发生宫内缺氧等异常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通过仔细监测胎动的频率、强度和节律等表现,可以更早地发现胎儿在子宫内的异常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胎儿的健康。例如,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由于胎盘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胎儿可能更容易出现缺氧,所以需要更频繁地关注胎动;而高龄孕妇的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等风险增加,胎动的异常也可能是胎儿异常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