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尿崩症有多种症状,包括尿量异常增多、口渴明显、尿液稀释,儿童患者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会有电解质紊乱。
尿量异常增多:患者会出现大量排尿的情况,24小时尿量可多达5-10升甚至更多,这是因为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使得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夜间频繁起床排尿,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如此会对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夜间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睡眠受干扰会阻碍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作用。
口渴明显:由于大量排尿导致身体失水,患者会产生强烈的口渴感,从而不断大量饮水。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口渴,但会表现出频繁索要饮品、饮水量明显增加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脱水,出现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等症状,严重脱水时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烦躁、精神萎靡等表现。
尿液稀释:尿液的渗透压明显降低,尿比重通常低于1.005。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尿液中水分含量高,溶质浓度低。对于新生儿或婴儿患者,可能出现尿布更换频繁,但尿液看似较清的情况,长期尿液稀释可能会影响肾脏的进一步发育和功能,因为肾脏长期处于低渗的环境中,其自身的调节机制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
生长发育迟缓(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量排尿和饮水会打乱正常的代谢和内分泌平衡。除了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外,还可能导致营养物质的流失,因为尿液中会带走部分营养成分,进而影响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使其生长发育速度慢于正常儿童。例如,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肾性尿崩症患儿可能身高、体重低于正常均值,且第二性征出现时间可能也会延迟。
电解质紊乱(严重时):长期大量排尿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尤其是钠、钾等电解质的丢失。低钠血症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低钾血症时可能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等。对于老年患者,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加重心脏、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疾病,如本身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