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前置胎盘是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孕周<34周时可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监测病情且孕妇需绝对卧床休息;孕周≥34周出现阴道大量流血等情况或胎儿已成熟则终止妊娠多剖宫产;高龄孕妇、有多次剖宫产史孕妇、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孕妇需分别注意相应更高风险及监测处理等。
完全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
孕周<34周
抑制宫缩:通过使用药物等方式抑制子宫收缩,延长孕周,为胎儿的成熟创造条件。例如,常用的药物有利托君等,但使用需严格掌握指征。
促胎肺成熟:对于孕周较小的孕妇,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如地塞米松等,一般给予地塞米松12mg肌肉注射,每12小时一次,共4次;或倍他米松12m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共2次。
监测病情:密切监测孕妇的阴道流血情况、生命体征以及胎儿的宫内情况,包括胎心监护、B超监测等。孕妇需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减少活动,避免刺激腹部。
孕周≥34周
终止妊娠:如果出现阴道大量流血甚至休克,无论胎儿成熟与否,为了挽救孕妇生命需终止妊娠;若胎儿已成熟,也应终止妊娠。多采取剖宫产术,因为完全前置胎盘行阴道分娩易发生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完全前置胎盘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如出血风险增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等。在孕期需更密切监测孕妇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加强对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有多次剖宫产史孕妇:多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发生完全前置胎盘时,胎盘植入的风险显著增加。在孕期需通过B超等检查密切监测胎盘位置及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剖宫产时需做好应对胎盘植入大出血等紧急情况的准备,如提前做好输血、子宫切除等预案。
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孕妇:若孕妇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合并高血压的孕妇需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合并糖尿病的孕妇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孕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