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通常不能自愈,常见诱因有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牵拉等,症状有闪光感、黑影飘动、视力下降等,不及时治会致失明,治疗以手术为主,如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等,手术时机关键,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有差异。
视网膜脱落的常见诱因及机制
视网膜裂孔: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发生变性收缩,对视网膜产生牵拉,容易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例如,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延长,视网膜被过度牵拉,更易出现裂孔,进而引发视网膜脱落。这是因为高度近视时,眼球的结构发生改变,视网膜变得相对薄弱,在玻璃体牵拉下容易形成裂孔。
玻璃体牵拉:外伤等因素可能导致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力度过大,使原本贴合的视网膜被拉开,形成脱落。对于有眼外伤病史的人群,需要格外警惕视网膜脱落的发生,因为外力可能直接或间接造成视网膜的损伤和分离。
视网膜脱落的症状表现及危害
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眼前闪光感、黑影飘动、视力下降等症状。当视网膜部分脱落时,患者会感觉眼前有闪光样的视觉异常,就像闪电划过一样;随着脱落范围扩大,会出现黑影遮挡视野,并且视力会逐渐下降,如果累及黄斑区,视力下降会更为明显。
危害:如果不及时治疗,视网膜脱落范围会不断扩大,最终可能导致失明。因为视网膜是感知光线并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的重要结构,一旦大面积脱落,神经组织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就会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伤。
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为主: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视网膜复位手术,如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等。巩膜扣带术是通过在眼球外部放置硅胶带,使视网膜裂孔周围的巩膜皱褶,促使视网膜复位;玻璃体切割术则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或牵拉视网膜的增殖组织,然后注入硅油或气体等使视网膜复位。手术的时机非常关键,一旦发现视网膜脱落,应尽快进行手术,以提高复位成功的几率和预后效果。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选择和预后也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由于眼球还在发育,手术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对眼球发育的影响;而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眼部或全身疾病,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