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的诊断包括症状表现(主要为泪溢伴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按压泪囊区有分泌物溢出)和辅助检查(泪道冲洗、泪道造影、眼部检查);治疗有药物治疗(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不能根治)和手术治疗(包括泪囊鼻腔吻合术、鼻腔泪囊造孔术、泪囊摘除术等,不同手术适应不同情况)。
一、慢性泪囊炎的诊断
1.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为泪溢,即眼睛不自主地流泪,同时伴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泪溢导致面部皮肤湿疹等改变;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等因素,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泪囊炎症状略有变化。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用眼过度等可能加重泪溢情况。有鼻腔疾病史的人群,慢性泪囊炎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
按压泪囊区,可见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2.辅助检查
泪道冲洗:是常用的检查方法,表现为冲洗液反流,同时伴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通过泪道冲洗可以判断泪道阻塞的部位。
泪道造影:能清晰显示泪道系统的形态和阻塞部位,对诊断慢性泪囊炎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眼部检查:通过裂隙灯检查,可观察泪囊区有无红肿、隆起等情况,判断炎症的严重程度。
二、慢性泪囊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可暂时减轻炎症,但不能根治疾病。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眼药水时要注意避免药物进入口腔等引起不适,且要选择儿童适用的低刺激性药物。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使用眼药水时,要注意眼部卫生等。
2.手术治疗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传统的有效手术方法,通过建立泪囊与鼻腔之间的新通道,使泪液能够正常引流。适用于大部分慢性泪囊炎患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略有不同。儿童患者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恢复需要更精心的护理。女性在围手术期要注意激素水平等对身体的影响,保证充足休息等。
鼻腔泪囊造孔术:相对泪囊鼻腔吻合术创伤较小,也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泪囊摘除术: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患者,仅摘除泪囊,术后仍可能有泪溢症状,但可减轻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