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超3岁仍未闭时,大部分无症状可不特殊治疗,有反常栓塞等情况需治疗;心脏杂音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一般不需治疗,病理性需据病情决定;若同时存在两者,要通过检查明确具体情况,综合患者年龄等因素判断是否治疗,儿童优先观察随访,成年患者综合整体健康等判断,考虑生活方式影响。
一、卵圆孔未闭相关情况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上的生理性通道,通常在出生后1年左右闭合。若超过3岁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大部分卵圆孔未闭的人无明显症状,可不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其变化。然而,当卵圆孔未闭导致反常栓塞(如静脉系统的血栓通过未闭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导致重要器官栓塞)、与偏头痛等有明确关联时,则需要考虑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介入封堵术等。
二、心脏有杂音相关情况
心脏有杂音分为生理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生理性杂音常见于健康儿童或青少年,多为柔和的收缩期杂音,心脏结构无异常,一般不需要治疗,定期体检观察即可。病理性杂音则与心脏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比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也可伴有心脏杂音,此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决定是否治疗,可能需要进一步做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等。
三、综合两者情况分析
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卵圆孔未闭和心脏有杂音,首先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心脏有杂音的具体原因以及卵圆孔未闭的严重程度等。例如,若心脏杂音是由卵圆孔未闭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且卵圆孔未闭有导致不良后果的风险,同时心脏结构因杂音相关情况无严重病变,可能需要针对卵圆孔未闭进行干预;若心脏杂音是其他独立的良性情况,而卵圆孔未闭无明显临床意义,则主要针对心脏杂音的良性原因进行随访观察。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心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谨慎评估,优先考虑非药物及非创伤性的观察随访等措施,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对其生长发育等的影响。对于成年患者,也要根据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症状等综合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充分考虑生活方式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如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行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