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分为Ⅰ期至Ⅳ期及不可分期压疮,Ⅰ期局部皮肤完整出现红、肿、热、痛等;Ⅱ期部分皮层缺失呈浅表性溃疡或水疱;Ⅲ期全层皮肤缺失皮下脂肪可见有潜行窦道;Ⅳ期全层皮肤缺失骨骼等外露有坏死组织焦痂;不可分期全层皮肤缺失底部被坏死组织覆盖需清除后分期,不同人群表现及护理各有特点。
一、压疮分期及临床表现
(一)Ⅰ期压疮
1.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完整,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压之不退色。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损伤累及表皮或真皮。常见于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髋部等,在肤色较深的人群中,肤色改变可能不明显,仅表现为皮肤温度或硬度的变化。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皮肤较为娇嫩,受压后更容易出现此期表现,且要特别注意其活动情况对皮肤的影响,比如长期卧床或使用不合适的尿布等可能导致Ⅰ期压疮的发生。
(二)Ⅱ期压疮
1.临床表现: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浅表性溃疡,创面呈粉红色,无坏死组织,也可能表现为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溃疡基底部清洁,没有腐肉。好发部位与Ⅰ期类似,儿童Ⅱ期压疮需关注其是否因尿布更换不及时、皮肤摩擦等因素引起,此期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三)Ⅲ期压疮
1.临床表现:全层皮肤缺失,皮下脂肪可见,但骨骼、肌腱、肌肉未外露,创面可能有坏死组织,但坏死组织范围不超过皮下脂肪,可有潜行和窦道。好发部位依然是骨隆突处,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身体组织的特殊性,在护理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加重损伤。
(四)Ⅳ期压疮
1.临床表现:全层皮肤缺失,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外露,创面有坏死组织或焦痂,常常有潜行和窦道。此期压疮病情较为严重,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需要专业的护理和治疗,儿童也不例外,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五)不可分期压疮
1.临床表现:全层皮肤缺失,溃疡底部被坏死组织覆盖(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或黑色),或者痂下有坏死组织。无法直接看到溃疡的底部,需要清除坏死组织后才能准确分期。在儿童护理中,要注意观察创面被覆盖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压疮发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