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心动过速可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停止诱发因素,然后通过深呼吸法、压迫颈动脉窦法(成人适用,儿童禁用)、冰水毛巾敷脸法等自我缓解,若未缓解或有基础心脏疾病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儿童心动过速更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理。
一、停止诱发因素
对于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引发的心动过速,应立即停止相关活动,让身体处于安静状态。比如剧烈运动后出现心动过速,停下运动并找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
二、深呼吸法
操作方法:慢慢地吸气,让腹部膨胀,然后再慢慢地呼气,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且深沉,重复进行。一般每次深呼吸持续几秒,重复多次。例如,每次吸气4-5秒,呼气同样4-5秒,重复10-15次左右。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呼吸中枢,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从而缓解心动过速。
三、压迫颈动脉窦法(适用于成人,儿童禁用)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一侧手指按在同侧颈动脉窦部位(位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胸锁乳突肌前缘),适度用力压迫,每次压迫时间不超过10-15秒,如果没有效果,间隔数秒后再压迫另一侧,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窦,以免引起脑缺血等严重后果。通过压迫颈动脉窦,可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
四、冰水毛巾敷脸法
操作方法:用冰水浸湿的毛巾敷在面部,尤其是眼部周围,刺激迷走神经,从而缓解心动过速。将毛巾在0-4℃的冰水中浸湿后,敷在脸上,每次敷10-15秒,可重复进行。这种方法利用低温刺激面部神经,引发迷走神经反射来减慢心率。
五、医疗干预情况
如果通过上述自我缓解方法后心动过速仍未缓解,或者本身有基础心脏疾病等情况出现心动过速,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治疗(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但具体药物需医生根据病情判断)、电复律等方法。对于儿童出现心动过速,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更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避免延误病情。比如儿童出现持续不缓解的心动过速,可能需要进行心电图等检查来明确病因,然后给予合适的治疗,因为儿童的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心动过速可能对其生长发育等产生更明显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