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为常见颅内恶性肿瘤按病理分为四级有相应表现,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治疗包含手术、放疗、化疗等个体化方案,儿童患者手术要考虑颅脑发育等,女性孕期需多学科协作产后考虑哺乳,有基础病史者治疗前需评估身体状况。
一、定义与起源
神经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等,此类肿瘤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40%~6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
二、病理分类
按病理分级可分为四级:Ⅰ级(良性,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Ⅱ级(低度恶性,如弥漫性星形细胞瘤)、Ⅲ级(高度恶性,如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胶质母细胞瘤,高度恶性)。
三、临床表现
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而异,常见表现包括:
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若肿瘤位于运动区可致肢体无力,位于语言区可引起语言障碍,位于视觉中枢可出现视力障碍等;
癫痫发作:部分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
四、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是重要诊断手段,可清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病理活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或穿刺活检获取病理标本,是明确肿瘤性质的金标准。
五、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是综合治疗的基础;
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复发风险,适用于多数神经胶质瘤患者;
化疗:对于高级别神经胶质瘤,术后常需辅助化疗,常用替莫唑胺等药物;
个体化治疗:需综合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病理分级等因素制定方案,如儿童患者手术需兼顾生长发育影响,女性患者孕期发现需多学科评估治疗对胎儿的影响。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手术需充分考虑颅脑发育情况,谨慎评估手术风险与预后,放化疗需权衡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女性患者:孕期发现神经胶质瘤需多学科协作,评估继续妊娠与治疗的风险,产后治疗需考虑哺乳等因素;
有基础病史者:如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治疗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手术及放化疗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