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有特征性皮肤表现,即风团样皮疹持续超24小时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症状及少数系统受累表现;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异常、血沉增快、补体水平改变及部分患者有自身抗体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各表现有差异及需注意相关情况。
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至高热不等。发热可能与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的处理需谨慎,儿童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等特点,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为主)。
关节症状:约半数以上患者会出现关节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可累及多个关节,以小关节较为常见。不同年龄的患者关节受累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关节症状可能影响其活动,需注意观察关节活动度等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评估关节受累程度。
系统受累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系统受累情况,如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呼吸系统受累时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病史的患者,系统受累的表现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密切关注并进行相应的检查评估。例如,本身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蛋白尿等肾脏受累表现时,病情可能会加重,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相关表现
血常规:部分患者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异常,如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等比例变化等。但血常规的改变并非特异性的,需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血沉:血沉通常会增快,这与体内的炎症反应有关。血沉增快的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活动度。
补体水平:多数患者血清补体C4水平降低,C3水平也可能有变化。补体水平的异常是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一个重要实验室特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特点,补体水平的监测需更加精准,以便更好地辅助疾病的诊断与病情判断。
自身抗体:部分患者可检测到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等,但阳性率不是很高,且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能仅凭自身抗体阳性就确诊荨麻疹性血管炎,还需综合临床表现等多方面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