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也叫奶癣,是婴儿期常见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与遗传、皮肤屏障功能、环境等因素相关,有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不同临床表现,好发头面部等部位,靠临床表现等诊断,治疗护理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婴儿皮肤娇嫩,需小心护理,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滥用刺激性药物。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若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婴儿患湿疹的风险会增加。研究表明,约60%的患儿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
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婴儿皮肤的角质层较薄,保湿能力差,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经皮水分丢失增加,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发湿疹。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过热或过湿的环境都可能诱发或加重婴儿湿疹。此外,接触某些刺激性物质,如肥皂、洗涤剂、化纤衣物等,也可能导致皮肤炎症。
临床表现:
急性期:皮肤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水疱破溃后可出现渗出、糜烂,患儿常因瘙痒而哭闹不安,影响睡眠和进食。
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皮疹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
慢性期: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常伴有色素沉着或减退。
好发部位:多见于头面部,如额部、面颊、头皮等,也可蔓延至颈部、四肢、躯干等部位。
诊断:主要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年龄等进行诊断,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皮肤病变特点来确诊。
治疗与护理:
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洗完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加强皮肤保湿。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药物治疗:根据湿疹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开具外用药物,如弱效的糖皮质激素乳膏等,但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注意药物的使用部位和疗程。对于有渗出的部位,可能会使用湿敷等方法处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婴儿皮肤娇嫩,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要特别小心。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儿湿疹的变化,若湿疹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要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尤其是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对婴儿皮肤造成进一步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