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湿疹是常见非传染性皮肤病,主要症状有突出且程度不一的瘙痒,急性期皮疹多形性,先红斑后丘疹、水疱及糜烂渗出,亚急性期水疱等减轻,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有鳞屑且边界清,还可能因搔抓等致局部皮肤感染出现脓疱等症状,免疫力低者合并感染后病情易扩散。
瘙痒:这是肛周湿疹最突出的症状,程度轻重不一。急性发作时瘙痒剧烈,患者常难以忍受,会不自觉地搔抓,甚至可能因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但越抓越痒,形成恶性循环。瘙痒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患者的精神状态,紧张、焦虑时瘙痒可能会加重;温度变化也有影响,气温升高时,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瘙痒可能更明显。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感觉更敏感,且自我控制搔抓的能力较差,瘙痒带来的不适可能会更严重地影响其生活和睡眠。
皮疹
急性期皮疹:表现为多形性,最初可出现红斑,随后迅速发展为丘疹、水疱。水疱常成群分布,大小不一,疱壁较薄,容易破裂,破裂后会形成糜烂面,有明显渗出倾向。例如,婴幼儿发生肛周湿疹急性期时,肛周皮肤可见密集的小水疱,周围红晕明显,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水疱更容易破裂,渗出相对较多。
亚急性期皮疹:水疱、红斑减轻,渗出减少,此时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皮疹颜色较急性期变浅,鳞屑相对较薄,结痂也不厚,但仍能看出皮肤处于一种炎症修复的状态。对于成年患者,亚急性期如果护理不当,比如再次受到局部刺激,可能会再次进入急性期,加重病情。
慢性期皮疹: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颜色为暗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有鳞屑,皮损边界清楚。慢性期的形成是由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反复发作,皮肤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导致皮肤角质层增厚,皮肤纹理加深。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本身的代谢功能下降,慢性肛周湿疹可能更难治愈,且皮肤的苔藓样变可能更为明显。
其他症状:由于长期搔抓等刺激,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感染,出现脓疱、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如果合并感染,患者可能会感觉局部疼痛加重,体温也可能会有轻度升高。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合并感染后病情更容易扩散,治疗也相对更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