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白内障由体内代谢障碍致晶状体混浊,病因包括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使晶状体内山梨醇蓄积致混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及不良生活方式促发)、半乳糖性白内障(体内缺乏相关酶使半乳糖转化异常致晶状体混浊,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喂养含过多半乳糖食物且酶缺乏易引发)、手足搐搦性白内障(血清钙过低致晶状体代谢受影响混浊,常见于儿童及特殊生理时期女性,缺乏户外活动等生活方式增加发病几率)。
一、糖尿病性白内障
发病机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晶状体内葡萄糖增多,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在晶状体内蓄积,使晶状体渗透压增加,吸收水分,纤维肿胀变性,最终混浊。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可发生,性别差异不显著,但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例如,长期高血糖状态持续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生活方式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血糖波动,促进代谢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二、半乳糖性白内障
发病机制:患者体内缺乏半乳糖激酶或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使半乳糖不能转化为葡萄糖,过多的半乳糖在晶状体内转化为半乳糖醇,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状体混浊。
年龄因素: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因为婴幼儿时期机体代谢酶系统发育不完善,摄入含半乳糖的食物后,无法正常代谢半乳糖。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婴儿喂养的奶粉或食物中含有过多半乳糖,且患儿存在半乳糖代谢相关酶缺乏的情况,就极易引发半乳糖性白内障。
三、手足搐搦性白内障
发病机制:由于血清钙过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晶状体内钙含量变化,影响晶状体代谢,导致晶状体混浊。
年龄与性别因素:常见于儿童,尤其是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女性在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也易出现血钙降低,从而引发该病。例如,妊娠期女性如果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日照较少,容易出现血钙降低,增加手足搐搦性白内障的发生风险。
生活方式影响:缺乏户外活动、日照不足等生活方式,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影响钙的代谢,增加手足搐搦性白内障的发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