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脑震荡时先让患者安静、防误吸,小龄儿童密切观察;尽快就医做头颅CT等检查排除严重损伤;要休息、减少外界刺激;对症处理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恢复中密切监测儿童精神等情况、成人症状变化,加重立即就医。
一、现场初步处理
当怀疑出现脑震荡时,首先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多搬动。如果患者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和是否有异常表现,因为儿童脑震荡后的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
二、及时就医检查
患者需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通常会进行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颅内出血等严重的脑部器质性损伤。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检查的细致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由于颅骨尚未完全骨化等特点,CT检查的解读需要更加谨慎。
三、一般治疗措施
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一般建议脑震荡患者休息1-2周左右,但具体时间要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而定。儿童的休息时间可能需要相对更长一些,因为儿童的脑部还在发育中,恢复能力和耐受能力与成人有所不同。
减少外界刺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对于儿童来说,要尽量减少其与外界的过度互动,让其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有利于脑部恢复。
四、症状对症处理
头痛头晕:如果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但要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可能影响脑部的药物。一般可通过休息等方式缓解,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成人,可在排除颅内严重病变后,根据情况考虑是否使用合适的非甾体抗炎药等,但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
恶心呕吐:若有恶心呕吐症状,可让患者保持侧卧等舒适体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对于儿童,要密切观察其呕吐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处理,防止出现脱水等情况。
五、康复监测
在恢复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对于儿童,要观察其精神状态、饮食情况、是否有嗜睡等异常表现;成人则要关注头痛、头晕等症状是否逐渐减轻。如果出现症状加重等情况,如头痛剧烈、频繁呕吐、意识障碍等,应立即就医重新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