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由高血糖致视网膜血管受损引发,病程长且血糖控制不佳者易患。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中期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飞蚊症等,晚期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还可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有糖尿病病史者应定期眼科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早期症状: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眼科检查时发现视网膜有微血管瘤、小出血点等改变。这是因为早期视网膜血管轻微受损,还未引起明显的眼部不适,患者自身较难察觉,多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眼部问题就诊时被发现。
中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这是因为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组织缺氧、水肿,影响了视网膜对光线的传导和成像功能。另外,可能出现视物变形,比如看直线的物体感觉变弯等,这是由于视网膜水肿、黄斑区受累等原因导致视网膜上的视觉感受器功能异常。还可能出现飞蚊症,即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就像蚊蝇飞舞,这是因为视网膜血管出血,血液成分进入玻璃体腔,刺激玻璃体产生混浊。
晚期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此时可能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眼痛、头痛、眼压升高等,这是因为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长入前房角等结构,阻塞房水排出通道,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引起一系列眼部疼痛等严重症状。
不同年龄、性别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和症状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的病变发展过程相似。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和性别,都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较长的患者,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及时干预,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视力。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从而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几率。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等,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