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症状包括精神刺激后情感爆发、与精神创伤密切相关的选择性遗忘及呈现双重或多重人格的身份识别障碍;转换症状有运动障碍的肢体瘫痪、站立不能、震颤和感觉障碍的感觉缺失、感觉过敏;儿童癔症多表现为躯体化转换症状,女性癔症分离症状相对常见,老年癔症常与躯体基础疾病及心理状态相关需综合评估并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一、分离症状
1.情感爆发~多在精神刺激后突然发作,表现为尽情哭闹、大笑、尖叫、吵闹不安等,发作时情感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与周围人关注程度相关,常以夸张的方式释放情绪。
2.遗忘~可出现对近期经历的重大事件部分或完全遗忘,遗忘内容通常与精神创伤密切相关,属于选择性遗忘,并非由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记忆障碍。
3.身份识别障碍~可表现为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即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呈现出两种或多种完全不同的身份状态,不同身份状态下的行为、语言等具有明显差异。
二、转换症状
1.运动障碍~
肢体瘫痪~可表现为单瘫、截瘫或偏瘫,肌张力可正常或呈弛缓性,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如患者能行走但突然出现下肢瘫痪,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站立不能~患者无法站立或行走,但无肌肉萎缩等器质性病变依据,多与心理因素相关。
震颤~肢体出现不规则的抖动,无神经系统病变导致震颤的典型特征。
2.感觉障碍~
感觉缺失~例如失明(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视力正常范围但自称看不见)、失聪(听力检查正常,却表现为听力丧失)等,感觉缺失范围不符合解剖学规律。
感觉过敏~对一般刺激的感觉阈值降低,对疼痛、触摸等刺激过度敏感,超出正常生理反应范围。
特殊人群相关特点
儿童癔症~多表现为躯体化的转换症状,如莫名的躯体疼痛、抽搐等,可能与儿童心理发育未成熟、易受环境暗示影响有关,需避免过度关注强化症状,通过心理引导和改善环境来缓解。
女性癔症~情感爆发等分离症状相对常见,可能与女性情感表达特点及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应激因素(如家庭、人际关系等)相关,需关注其情绪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老年癔症~常与躯体基础疾病及心理状态相关,需综合评估躯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因素,以非药物干预为主,通过心理疏导帮助缓解症状,避免因过度关注躯体症状而加重心理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