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是因颅内病变致颅内压增高使脑组织移位引发严重症状的神经外科危急重症,多由幕上病变引起的小脑幕切迹疝早期患侧瞳孔变化、对侧肢体瘫痪等,常由后颅窝病变导致的枕骨大孔疝有剧烈头痛等表现,病因包括颅脑外伤等,通过病史采集、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先采取降颅压措施再评估手术,儿童表现不典型需谨慎用药,老年人病情进展快需综合基础病考虑。
一、定义
脑疝是因颅内病变致颅内压增高,使脑组织通过生理性孔隙发生移位,压迫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引发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是神经外科危急重症。
二、分类及表现
(一)小脑幕切迹疝
多由幕上病变(如颅内血肿、肿瘤等)引起,早期患侧瞳孔可短暂缩小,随后逐渐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出现瘫痪,伴头痛加剧、呕吐频繁、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二)枕骨大孔疝
常由后颅窝病变(如小脑肿瘤、脑出血等)导致,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意识障碍出现相对较晚,瞳孔变化多不明显。
三、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颅脑外伤(如颅内血肿形成)、颅内肿瘤迅速生长、脑出血量较大、颅内脓肿等,这些情况均可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促使脑组织移位形成脑疝。
四、诊断
通过详细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查体(如瞳孔变化、肢体运动及反射情况等),结合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头颅CT可快速显示颅内病变及压力变化情况。
五、治疗原则
立即采取降颅内压措施,如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快速降低颅内压,同时紧急评估手术指征,若存在明确病因(如颅内血肿需清除血肿、肿瘤需切除等),应尽早进行手术去除病因,以挽救患者生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颅缝未闭对颅内压有一定缓冲作用,脑疝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瞳孔等),一旦怀疑脑疝,应迅速采取降颅压措施,且因儿童生理特点,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降颅压方案。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颅内压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发生脑疝时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处理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状况,优先选择安全有效的降颅压手段,及时评估手术风险与获益,谨慎决策手术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