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位异常包括显斜视(如共同性斜视有不同偏斜方向)和隐斜视(需特殊检查发现潜在偏斜趋势);双眼视功能异常有复视(视物成双)和混淆视(不同物体影像干扰);眼球运动异常有主动运动受限(如外斜视向外侧转动受限)和被动运动受限(推动眼球有阻力);视力相关表现有屈光不正(斜视常伴)和弱视(因斜视致视力发育不良,儿童多见)。
隐斜视:需通过特殊检查发现眼位有潜在偏斜趋势,在双眼融合功能控制下暂时不表现出明显偏斜,但在疲劳、疾病等情况下可能显现出来,比如长时间用眼后可能诱发隐斜视的眼位偏斜表现。
双眼视功能异常
复视:患者会感觉有两个影像,是因为斜视导致双眼视网膜接受的图像不一致,大脑无法融合成单一图像,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家长需留意孩子是否有视物成双的表现,比如看单一物体时说看到两个。
混淆视:双眼所看到的不同物体影像在大脑中相互干扰,难以形成清晰的单一视觉,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视觉体验和活动,尤其对儿童的视觉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立体视功能发育障碍等问题。
眼球运动异常
主动运动受限:患眼向某一方向转动受限,例如外斜视患者可能向外侧转动受限,这是由于眼外肌功能异常或肌肉与周围组织关系异常等原因导致,不同类型斜视眼球运动受限方向有所不同,儿童若存在眼球运动主动受限,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视物和视觉发育过程。
被动运动受限:用手推动眼球时感觉到阻力,提示眼外肌或周围组织可能存在病变等情况,比如某些麻痹性斜视患者会出现被动运动受限的表现,对于儿童来说,被动运动受限可能影响眼部的正常生理功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视力相关表现
屈光不正:斜视患者常伴有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或散光等,这是因为斜视影响了正常的视觉发育,导致眼轴发育等出现异常,儿童时期屈光不正若不及时纠正,会进一步影响斜视的恢复和视觉功能的正常发展,所以斜视患儿往往需要同时进行屈光不正的检查和相应处理。
弱视:由于斜视导致双眼视觉输入不平衡,大脑抑制斜视眼的视觉传入,从而引起斜视眼的视力发育不良,形成弱视,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若发现儿童有斜视且伴有视力下降等情况,要警惕弱视的可能,因为儿童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弱视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终身低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