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必须治疗,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治疗主要措施有一般治疗(体位调整、吸氧)、药物治疗(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和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通过综合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一、治疗的必要性
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必须进行治疗。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危及生命。例如,严重的心源性哮喘可能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二、治疗的主要措施
1.一般治疗
体位调整:让患者采取坐位,双腿下垂,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同样需要采取合适的体位调整来缓解症状;对于老年人,也要注意体位调整时的耐受情况,避免因体位改变过大而引起不适。
吸氧: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6-8L/min,通过吸氧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不同年龄的患者对吸氧的耐受和需求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吸氧时要注意氧流量的控制,避免氧流量过大对儿童肺部等造成不良影响。
2.药物治疗
利尿剂:如呋塞米等,通过利尿作用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担。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使用利尿剂时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老年人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因为老年人肾功能相对减退,更容易出现电解质失衡。
血管扩张剂:例如硝酸甘油等,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对于有低血压等病史的患者,使用血管扩张剂时要谨慎,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女性患者在使用血管扩张剂时也需要关注药物对血压等方面的影响。
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等,适用于心功能不全伴有低血压的患者。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药物代谢等方面存在差异。
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引起心源性哮喘的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要针对冠心病进行规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必要时的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则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减少心源性哮喘的发作风险。
总之,心源性哮喘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通过综合的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病因治疗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