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玻璃体出血需及时就医评估,根据出血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少量出血注意休息等,中量出血密切随访,大量或不吸收出血可能手术,术后严格护理康复并定期复查及宣教注意事项。
一、及时就医评估
眼外伤后出现玻璃体出血应立即前往眼科就诊,医生会通过眼部检查,如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检查配合度,可采用适合儿童的检查方式,如通过玩具吸引等方式辅助检查视力等情况;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需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既往眼部情况等对当前病情评估的影响。
二、根据出血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少量玻璃体出血:如果是少量玻璃体出血,患者可能仅有轻微视力下降等表现。此时需要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用力咳嗽、弯腰等可能加重出血的动作。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其过度哭闹、奔跑等;对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因为高血压可能导致再次出血风险增加。一般可给予活血化瘀类药物辅助吸收,但需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不适合的药物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定期复查眼部情况,观察出血吸收情况。
中量玻璃体出血:当出现中量玻璃体出血时,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除了上述休息等一般措施外,可能需要进行更密切的眼部检查随访,了解玻璃体出血是否有加重趋势等。对于儿童患者,要加强护理,防止其搔抓眼部等行为;对于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也不利于眼部出血的恢复。
大量玻璃体出血或出血不吸收:若为大量玻璃体出血或出血长时间不吸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术等。手术时机的选择很关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出血时间、眼底情况等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在充分评估风险后谨慎进行,要考虑儿童眼部发育等因素;对于有严重全身疾病的患者,手术前要对全身情况进行更好的控制,以降低手术风险。
三、术后护理及康复
如果进行了玻璃体切割术等手术治疗,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用药,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部感染。儿童患者术后要防止其揉眼、碰撞眼部等,家长需加强看护;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患者,康复过程中都要定期复查,观察视力恢复情况、眼底情况等,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同时,要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相关注意事项,如避免用眼过度等,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