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是由精神因素作用于具易病素质个体引起的神经症性障碍,有分离性障碍的情感爆发、遗忘、身份识别障碍及转换性障碍的运动功能障碍(肢体瘫痪、震颤)、感觉功能障碍(失明、失音),儿童、女性及有既往创伤史、性格敏感易受暗示者易患且需与器质性疾病鉴别。
一、癔症的定义
癔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诸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具有易病素质的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既往也被称为歇斯底里。其发病机制与心理社会因素及个体的人格特质等相关,属于神经症性障碍的一种。
二、癔症的症状表现
(一)分离性障碍相关症状
1.情感爆发:患者可突然出现情绪的剧烈波动,表现为哭笑无常、捶胸顿足、满地打滚、撕扯衣物等,发作时情感色彩鲜明,持续时间常受周围人反应的影响。例如,在有人关注时可能发作更剧烈,而当周围人采取冷漠态度时,发作可能逐渐缓解。
2.遗忘:突然不能回忆起重要的个人经历,遗忘的内容常具有选择性,多与创伤性事件相关。比如,患者可能忘记自己近期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细节等。
3.身份识别障碍:可表现为双重或多重人格,即患者在不同时间表现出两种或多种完全不同的身份状态,不同身份状态下的行为、语言、记忆等完全不同。例如,某患者在一种身份下是温和内向的性格,而在另一种身份下则表现为外向激进的性格。
(二)转换性障碍相关症状
1.运动功能障碍:
肢体瘫痪:突然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的瘫痪,但是神经系统检查并无相应的阳性体征支持器质性病变的诊断,患者瘫痪的肢体不符合神经系统解剖学规律。例如,患者下肢瘫痪,但神经系统检查显示肌肉张力等无器质性瘫痪的典型改变。
震颤:表现为肢体不自主的抖动,震颤的形式多样,可为粗大震颤或细微震颤,通常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2.感觉功能障碍:
失明:患者双眼外观正常,视力检查也无器质性病变证据,但却不能看到周围的物体。
失音:患者声带、喉部等无器质性病变,但却不能发出声音,或只能发出whisper(耳语)样声音等。
不同人群中癔症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癔症患者可能更多表现为发作性哭闹、四肢乱动、抽动等;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在情绪波动较大、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时更易出现癔症相关症状;有既往心理创伤史、性格相对敏感、易受暗示的人群更易罹患癔症。需注意癔症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且需与器质性疾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