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有畏光、流泪、异物感及较多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慢性期有眼痒等不适、结膜充血等表现,晚期有瘢痕形成、角膜血管翳等,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儿童群体更要重视。
畏光、流泪、异物感:患者常自觉眼睛有明显的异物感,总是觉得眼睛里有东西,同时伴有畏光,见光后流泪不止,这是因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眼部结膜等组织,刺激眼部神经及相关结构导致。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表现为频繁揉眼等行为来表达眼部不适。
较多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眼部会有较多的黏液性或者黏液脓性分泌物,这是由于炎症刺激眼部结膜杯状细胞等分泌功能亢进,产生过多分泌物。在急性期,分泌物量相对较多,可能会在晨起时发现眼部被分泌物黏住,难以睁开眼睛。
慢性期症状
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病情进入慢性期后,患者仍会有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等不适症状,但相对急性期有所减轻。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因为眼部不适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结膜充血及血管模糊:通过眼部检查可发现结膜充血,血管纹理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因为慢性炎症导致结膜血管扩张、充血,同时炎症细胞浸润等使血管纹理显示不清。
乳头增生:睑结膜表面出现多个细小的隆起,形似乳头。这是由于结膜上皮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等原因导致。在儿童中,如果存在沙眼感染,也可能出现乳头增生,但需要专业医生通过眼部检查来明确。
滤泡形成:下睑结膜和上睑结膜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滤泡,滤泡是由淋巴细胞聚集形成的。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沙眼感染时,滤泡形成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炎症反应的表现。
瘢痕形成:随着病情的发展,晚期可出现瘢痕,初期呈灰白色线状,以后变为白色网状,最终可形成片状瘢痕。瘢痕的出现标志着病情进入相对稳定但已造成一定组织损伤的阶段。
角膜血管翳:角膜上可出现新生血管,从角膜缘伸入角膜,严重时可影响视力。不同年龄人群角膜血管翳的表现可能因眼部结构和免疫系统的差异而有不同特点,儿童如果出现角膜血管翳,可能会对其视力发育产生影响,需要及时干预。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儿童群体,更要重视眼部健康,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