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分离症状含受精神刺激后情感爆发强烈不协调可缓解、与精神创伤相关的遗忘、双重或多重人格交替控制行为;转换症状有运动障碍如肢体瘫痪等无器质性体征、感觉障碍如失明失聪等无器质性病变;儿童癔症有多样抽搐发作无大小便失禁等,青少年有心理相关躯体化表现,成年癔症发作时要安静避免刺激,缓解后做心理评估干预。
一、分离症状
1.情感爆发:多在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发作,表现为尽情发泄,哭闹、大笑、尖叫、撕扯衣物、满地打滚等,情感反应强烈且不协调,历时数十分钟可自行缓解。例如,患者可能因小事刺激而突然出现长时间的哭闹,情绪起伏无明显理性依据。
2.遗忘:表现为对近期重大事件、个人经历等出现部分或完全遗忘,遗忘内容常与精神创伤有关,并非因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记忆障碍。比如,患者可能忘记自己近期经历的重要事件细节。
3.身份识别障碍:可出现双重或多重人格,即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表现出两种或多种完全不同的身份状态,交替控制其行为。例如,某患者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行为模式及语言风格。
二、转换症状
1.运动障碍:
肢体瘫痪:可表现为单瘫、截瘫或偏瘫等,神经系统检查无相应的阳性体征,如患者声称下肢瘫痪无法行走,但体格检查未发现肌肉萎缩、肌张力异常等器质性瘫痪的典型表现。
不能站立或行走:患者可表现为双下肢不能站立或行走,呈软瘫状态,但无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共济失调等表现。
2.感觉障碍:
失明:患者视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如眼底正常、瞳孔对光反射存在,但声称看不见东西。
失聪:耳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如鼓膜正常、听力测试无异常,但患者自称听不见声音。
三、不同人群癔症的特殊表现
1.儿童癔症:常表现为抽搐发作,形式多样,不同于癫痫的刻板发作,多无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面色正常,可有眼球乱动等表现;还可能出现躯体化的抱怨,如头痛、腹痛等,但相关检查无异常,需注意与器质性疾病鉴别,家长应避免过度紧张刺激儿童,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2.青少年癔症:除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出现更多心理相关的躯体化表现,如莫名的躯体不适抱怨,且与心理压力、情绪状态密切相关,需关注其心理社会因素,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及支持。
3.成年癔症:发作时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过多人围观刺激患者,帮助其平缓情绪,发作缓解后可进一步通过心理评估明确心理诱因,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