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局部治疗有清洁创面及外用药物,系统治疗在病情较重时用抗生素,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皮肤薄嫩用药需轻柔且关注反应,老年患者要考虑基础病及药物相互作用,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积极治基础病加强护理
一、局部治疗
1.清洁创面:当脓疱疮局部有渗出、结痂等情况时,可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等温和的消毒液清洗创面,以去除分泌物和结痂,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这是基于清洁创面可减少细菌滋生、利于后续治疗的原理,不同年龄段患者均需注意清洗时动作轻柔,避免加重皮肤损伤。
2.外用药物:对于脓疱未破溃者,可外用10%硫磺炉甘石洗剂,其有收敛、保护皮肤的作用;对于脓疱较大者,可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出脓液,再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对多种革兰阳性球菌有抗菌活性,能有效抑制局部细菌感染,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均要注意遵循局部用药的规范。
二、系统治疗
1.抗生素使用:当脓疱疮范围较广、病情较重,如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系统应用抗生素。一般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要注意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同,比如儿童使用某些抗生素时需特别关注其对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薄嫩,在治疗脓疱疮时,局部清洁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擦拭损伤皮肤。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和剂量形式(如果有儿童专用剂型的话),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如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在治疗脓疱疮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局部清洁时要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皮肤,系统使用抗生素时要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排泄减慢,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患脓疱疮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且不易控制,治疗时除了常规的局部和系统治疗外,还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要加强局部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交叉感染,因为免疫力低下人群自身抗感染能力弱,容易导致感染扩散和病情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