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症状包括精神刺激后发作的情感爆发、与精神创伤有关的近期重要事件部分或完全遗忘的遗忘以及可能出现双重或多重人格的身份识别障碍(儿童相对少见但有角色转换游戏化倾向),转换症状包含无器质性病变基础的肢体瘫痪、震颤、抽搐等运动障碍和无器质性病变的失明、失聪、感觉过敏等感觉障碍。
一、分离症状
1.情感爆发:多在精神刺激后突然发作,表现为尽情发泄,哭笑无常、捶胸顿足、满地打滚等,发作持续时间常受周围人关注影响,儿童患者情感爆发可能更具戏剧性,常因小事迅速出现强烈情绪反应。
2.遗忘:对近期重要事件或经历出现部分或完全遗忘,遗忘内容常与精神创伤有关,可能是选择性遗忘,遗忘的记忆内容往往是患者不愿面对的痛苦经历,年龄较小患者可能表现为对特定时间段经历的模糊或缺失。
3.身份识别障碍:可出现双重或多重人格,患者表现为突然转换身份,以另一种人格状态进行日常活动,不同人格状态下的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儿童癔症患者的身份识别障碍相对少见,但可能表现为角色转换的游戏化倾向,成人中更易出现明显的多重人格表现。
二、转换症状
1.运动障碍:
肢体瘫痪:可表现为单瘫、截瘫或偏瘫等,瘫痪肢体肌张力正常或呈弛缓性,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阳性体征,儿童患者出现肢体瘫痪时需注意与神经系统疾病鉴别,其瘫痪可能与心理暗示等因素相关,发作时可能伴随肌肉松弛但无真正的神经损伤表现。
震颤:表现为肢体不规则的抖动,无明确的神经系统病变基础,震颤幅度和频率可受情绪影响,紧张时加重,放松时减轻,儿童癔症性震颤可能与情绪紧张或模仿行为有关。
抽搐:类似癫痫大发作,但无癫痫的脑电图异常等典型表现,抽搐发作时双眼紧闭、四肢乱动,一般无咬破舌头、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儿童癔症性抽搐发作相对较频繁,发作形式可能更具夸张性。
2.感觉障碍:
失明:患者视力突然丧失,但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瞳孔对光反射正常,儿童癔症性失明可能与心理压力或对某些事物的恐惧相关,视力丧失多为功能性改变。
失聪:听力突然减退或丧失,但耳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声导抗等检查结果正常,儿童失聪可能因心理因素导致对听觉刺激的感知异常,无真正的耳部结构或神经损伤。
感觉过敏:对身体某部位的感觉敏感性增强,轻微刺激就引起强烈不适,如皮肤感觉过敏表现为对触摸极度敏感,儿童感觉过敏可能与情绪焦虑有关,其敏感区域可能与心理暗示的部位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