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搏临床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异常、大动脉搏动消失、面色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是危急情况,需立即心肺复苏,有基础疾病人群要预防及争分夺秒抢救。
意识丧失:心脏停搏后,脑部血液供应迅速中断,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突然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只要发生心脏停搏,都会迅速出现意识障碍,这是因为大脑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心脏停搏数秒后就会影响脑部功能。例如,儿童若因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发生心脏停搏,也会很快表现为神志不清;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停搏时,同样会立刻出现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或异常:心脏停搏后,呼吸也会很快受到影响,表现为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这是由于心脏停搏后,身体各器官包括呼吸中枢缺血缺氧,导致呼吸功能紊乱。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类似,儿童心脏停搏时呼吸可能很快停止,成年人也是如此。比如,婴儿心脏停搏时,呼吸会立即变得不规则或停止,这是因为婴儿的呼吸中枢依赖良好的血液循环来维持正常功能,心脏停搏后很快无法提供足够的氧供。
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颈动脉(对于儿童可触摸股动脉)时,无法触及搏动。这是因为心脏停搏后,无法将血液泵出到外周动脉。在成年人中,颈动脉是最常触摸的部位,当心脏停搏时,颈动脉搏动消失;儿童则触摸股动脉,若股动脉无搏动,提示心脏停搏。例如,医护人员在急救时,首要步骤就是触摸大动脉搏动来判断是否发生心脏停搏。
面色苍白或发绀:由于心脏停搏,血液循环停止,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皮肤会出现面色苍白的表现,随后可能逐渐转为发绀。这是因为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得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心脏停搏后都会出现面色改变,儿童可能因为皮肤较薄,面色苍白或发绀的表现更为明显,比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心脏停搏时,面色会迅速变得苍白或发青。
瞳孔散大:心脏停搏后,脑部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会导致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这是因为脑部的神经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瞳孔的调节功能丧失。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心脏停搏后都会出现瞳孔散大的情况,儿童也不例外,若儿童发生心脏停搏,检查瞳孔会发现散大且对光无反应。
心脏停搏是非常危急的情况,一旦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冠心病的成年人、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等,更要密切关注心脏情况,预防心脏停搏的发生,一旦发生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