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有急性期红斑基础上密集小丘疹丘疱疹严重可水疱搔抓易破损渗出、亚急性期炎症减轻以小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皮肤干燥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等皮肤表现,瘙痒是突出症状可影响生活致搔抓致破损继发感染,婴儿期多出生后2-6个月发病首发面部对称红斑后现丘疹水疱等,儿童期多数婴儿期缓解后复发6岁前后多见好发四肢伸侧表现干燥性丘疹结节等,成人期多由儿童期演变或直接发病皮损局限常见颈部等易苔藓样变瘙痒常持续,儿童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浴后涂保湿剂剪短指甲防搔抓,成人需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坚持用保湿产品瘙痒时避免过度搔抓可冷敷缓解。
一、皮肤表现
1.急性期表现:可见红斑基础上的密集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常因剧烈瘙痒搔抓后易破损渗出。婴儿期异位性皮炎急性期多累及面部(如额部、面颊部)、头皮等部位。
2.亚急性期表现:炎症减轻,红肿和渗出减少,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
3.慢性期表现:皮肤干燥、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常见于肘窝、腘窝、颈部等部位,成人患者此期表现较突出,儿童患者慢性期也可出现皮肤纹理加深、皮嵴隆起等情况。
二、伴随症状
1.瘙痒:是异位性皮炎最突出的症状,瘙痒程度剧烈,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儿童因表达能力受限,常表现为频繁搔抓、烦躁不安等,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进而引发继发感染。
三、不同人群特点
1.婴儿期:多在出生后2-6个月发病,首发症状常为面部对称性红斑,随后出现丘疹、水疱,可累及头皮、颈部等,病情时轻时重,常因搔抓等刺激加重症状。
2.儿童期:多数于婴儿期缓解后复发,6岁前后多见,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如肘窝、腘窝),表现为干燥性丘疹、结节,皮肤粗糙增厚,部分患儿可伴有眼周湿疹样改变等。
3.成人期:多由儿童期演变而来或直接发病,皮损多为局限性,常见于颈部、眼睑、四肢屈侧等部位,皮肤干燥明显,易出现苔藓样变,瘙痒程度因人而异,但常持续存在影响生活质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异位性皮炎导致的皮肤干燥、破损更易引发感染,需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浴,洗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同时要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搔抓加重皮肤损伤。
成人患者:需注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某些化学洗涤剂等,日常应坚持使用保湿产品维持皮肤水分,瘙痒发作时尽量避免过度搔抓,可通过冷敷等方式暂时缓解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