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容易复发,原因包括阴道微生态环境失衡未彻底纠正,如正常乳酸杆菌数量减少、阴道pH值升高且未恢复微生态;再次感染相关因素,像男性携带致病菌传播及卫生习惯不当,如过度清洗阴道、穿紧身不透气内裤等;基础疾病及其他因素,比如糖尿病致血糖控制不佳易繁殖致病菌,育龄期和绝经后女性因生理特点复发几率高。
一、阴道微生态环境失衡未彻底纠正
正常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形成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环境。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正常乳酸杆菌数量减少,阴道pH值升高,这为其他致病菌滋生创造了条件。如果在治疗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恢复阴道微生态,乳酸杆菌未能重建优势,就容易导致复发。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即使细菌性阴道炎经过治疗症状缓解,但阴道内环境未完全恢复时,复发风险增加。对于女性而言,不同生理阶段阴道微生态有所不同,如孕期阴道pH值偏高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阴道微生态平衡,增加复发几率。
二、再次感染相关因素
1.性行为因素:男性携带致病菌可能是女性细菌性阴道炎复发的原因之一。如果性伴侣未进行相应治疗,在性生活中可能将致病菌传播给女性,导致复发。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性伴侣不固定或有多个性伴侣的情况,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2.卫生习惯不当: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如过度清洗阴道等,会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阴道正常菌群有自洁作用,过度清洗会打乱其平衡,使阴道易受致病菌侵袭。比如频繁使用阴道洗液冲洗阴道,会改变阴道pH值和正常菌群环境,增加细菌性阴道炎复发可能。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致病菌生长繁殖,也容易导致复发。
三、基础疾病及其他因素
1.基础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pH值改变,适合念珠菌等致病菌生长,同时也利于细菌性阴道炎致病菌的繁殖,从而增加细菌性阴道炎复发的可能性。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维持血糖稳定,以降低阴道炎复发风险。
2.年龄因素:育龄期女性由于性生活相对活跃等因素,阴道微生态相对更易受影响,细菌性阴道炎复发几率可能高于其他年龄段女性。而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出现阴道微生态失衡,增加细菌性阴道炎复发风险。例如绝经后女性可能会出现阴道干涩等情况,这使得阴道局部防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致病菌侵袭而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