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折因类型不同表现各异,颅盖骨骨折中线性骨折常见需防硬膜外血肿,儿童线性骨折需观察神经症状,凹陷性骨折成人多由直接暴力致局部凹陷及神经缺损,小儿可为乒乓球样凹陷;颅底骨折中颅前窝骨折有“熊猫眼”征等,儿童表现不典型,颅中窝骨折有耳后淤血等,儿童外耳道流血需警惕,颅后窝骨折有枕下部等淤血,儿童皮下淤血可能不明显且要防误吸等并发症。
颅盖骨骨折
线性骨折:较为常见,多因钝性暴力作用于头部所致。患者局部可有头皮肿胀、压痛,骨折本身可无明显症状,需通过X线或CT检查才能发现。若骨折线跨越脑膜中动脉沟,需警惕硬膜外血肿的可能,因为脑膜中动脉可能因骨折而破裂出血。对于儿童,线性骨折可能会因颅骨弹性较好而没有明显的局部畸形,但仍需密切观察有无神经系统症状。
凹陷性骨折:多见于成人,多由直接暴力引起。骨折处头皮可有挫伤,局部颅骨向颅内凹陷,若凹陷范围较大,可压迫脑组织,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癫痫等。小儿的凹陷性骨折可能为乒乓球样凹陷,由于小儿颅骨较软,外力作用后颅骨向内凹陷但未穿透内板,此时可能仅有局部头皮肿胀,而神经系统症状相对不明显,但仍需关注颅内是否有继发损伤。
颅底骨折
颅前窝骨折:常累及额骨眶板和筛骨。典型表现为“熊猫眼”征,即双侧眼睑青紫、淤血,类似熊猫眼外观,还可伴有鼻出血、脑脊液鼻漏。骨折累及筛板时,嗅神经可能受损,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儿童颅前窝骨折出现“熊猫眼”征相对较晚,且脑脊液鼻漏可能因小儿鼻腔解剖结构特点而表现不典型,需仔细观察鼻腔流出液体的性质,通过葡萄糖定量检测等方法判断是否为脑脊液。
颅中窝骨折:累及颞骨岩部,患者常出现耳后乳突区皮下淤血(Battle征),外耳道流血或脑脊液耳漏。若骨折累及面神经和听神经,可出现面瘫、听力下降等症状。儿童颅中窝骨折时,外耳道流血可能被小儿吞咽,导致家长发现小儿呕吐物中有血性液体,此时需警惕脑脊液耳漏的可能,同时要注意观察小儿的听力和面部表情有无异常。
颅后窝骨折:累及枕骨基底部,在受伤数小时后可出现枕下部肿胀及皮下淤血,枕下及乳突部皮下淤血,有时咽后壁也可见淤血。骨折累及颈静脉孔时,可损伤后组脑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表现。儿童颅后窝骨折由于后枕部软组织相对较厚,皮下淤血可能不明显,需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同时要注意观察小儿的呼吸、吞咽等情况,防止因后组脑神经损伤导致误吸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