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物包括唑类药物(如克霉唑、咪康唑、制霉菌素)和其他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不同人群用药有不同注意事项,妊娠期女性以局部用药为主,哺乳期女性局部用药相对安全,口服药可能需暂停哺乳,绝经后女性除抗真菌药外可能需补充雌激素且需遵医嘱。
克霉唑:有多种制剂,如克霉唑栓、克霉唑乳膏等。克霉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多种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能有效缓解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
咪康唑:常见的有硝酸咪康唑栓等。咪康唑也是通过作用于真菌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来发挥抗真菌功效,对霉菌性阴道炎的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制霉菌素:制霉菌素片可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它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物质外流,使真菌死亡,对白色念珠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其他抗真菌药物:
氟康唑:为口服抗真菌药物,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它可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于霉菌性阴道炎,口服氟康唑能在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对深部和浅部真菌都有作用,可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较严重的霉菌性阴道炎,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肝毒性等不良反应,用药时需监测肝功能。
不同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需要谨慎用药,以局部用药为主,尽量避免全身用药。例如克霉唑栓相对较为安全,局部使用时通过局部作用发挥抗真菌效果,减少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因为妊娠期女性的生理状态特殊,全身用药可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局部用药在阴道局部发挥作用,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较少。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用药也需考虑对婴儿的影响。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等相对安全,因为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乳汁的药量很少,对婴儿的影响较小。如果需要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可能需要暂停哺乳,因为氟康唑可分泌至乳汁中,可能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在医生评估用药的必要性和风险后谨慎决定。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用药时除了使用抗真菌药物外,可能还需要考虑适当补充雌激素来增加阴道局部的抵抗力,如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雌激素的使用也需要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病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