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脑干损伤会引发多种表现,包括迅速出现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的意识障碍,双侧或单侧瞳孔变化,眼球运动障碍,去皮质强直或去大脑强直,生命体征紊乱(呼吸、心血管功能异常)以及锥体束征等,儿童和老年患者因自身特点表现各有不同且病情可能更严重复杂。
瞳孔变化
双侧瞳孔改变:可出现双侧瞳孔大小多变,形态不规则,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是因为脑干内的动眼神经核团等结构受损,影响了瞳孔的神经调节。例如,中脑损伤时,常表现为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异常等情况。儿童患者在原发脑干损伤时,由于瞳孔调节相关神经更易受影响,瞳孔变化可能更为明显;老年患者可能因眼部本身存在一些退行性改变,会影响对瞳孔变化的判断,但仍需密切关注。
单侧瞳孔改变:也可能出现单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同时伴有对侧肢体瘫痪(即动眼神经交叉瘫),这是中脑损伤的典型表现之一。
眼球运动障碍
患者可出现眼球运动异常,如双眼同向凝视障碍等。脑干内的眼球运动神经核及传导束受损会导致眼球运动功能受限。儿童患者眼球运动障碍可能影响其视觉感知和发育,老年患者则可能影响日常的活动和平衡能力。
去皮质强直或去大脑强直
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头后仰,上肢内旋,下肢伸直,角弓反张等。这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受损,失去了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正常调控所致。儿童发生原发脑干损伤出现去皮质强直或去大脑强直时,会严重影响其运动功能和生命体征的维持;老年患者出现这种情况则预示病情极为危重,预后较差。
生命体征紊乱
呼吸功能障碍:脑干是呼吸中枢所在部位,原发脑干损伤常导致呼吸节律紊乱,如出现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呼吸暂停等。这是因为呼吸中枢受损,无法正常调节呼吸节律。儿童患者呼吸功能相对脆弱,原发脑干损伤引起的呼吸紊乱可能更快危及生命;老年患者本身呼吸功能可能有一定程度减退,呼吸紊乱会进一步加重其缺氧状态。
心血管功能紊乱:可出现血压波动,心率异常等。脑干内的心血管运动中枢受损会影响血压和心率的稳定调节。例如,可能出现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先快后慢等情况。儿童患者心血管系统对损伤的耐受能力较差,血压和心率的异常变化可能更迅速;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原发脑干损伤引发的心血管功能紊乱会使病情更加复杂和危险。
锥体束征
伤后早期可出现一侧或双侧病理征阳性,如巴宾斯基征等,提示锥体束受损。儿童患者锥体束征的出现可能影响其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老年患者则可能加重其肢体运动障碍和康复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