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自身免疫病致心脏瓣膜病变所致,妊娠时血容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加、心率加快、子宫增大等生理变化会加重心脏负担,患此病孕妇妊娠前需全面心脏评估,妊娠期间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相关情况保障母婴安全。
一、链球菌感染是基础病因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引发风湿性心脏病的始动因素。这种细菌感染人体后,会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链球菌的过程中,产生的抗体不仅会攻击链球菌,还可能错误地攻击心脏组织。例如,心脏瓣膜等部位的组织成分与链球菌有相似的抗原表位,导致免疫系统对心脏组织进行攻击,长期的免疫损伤会逐渐破坏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心脏瓣膜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病变,为后续妊娠时的心脏负担加重埋下隐患。
二、妊娠相关生理变化的影响
1.血容量增加:妊娠期间,孕妇的血容量会逐渐增加,一般在妊娠32-34周时达到高峰,较非妊娠时可增加30%-45%。血容量的增加会使心脏的前负荷明显加重。对于原本就存在心脏瓣膜病变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心脏需要泵出更多的血液来满足增加的血容量需求,这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等情况的发生。
2.心排出量增加:随着妊娠进展,孕妇的心排出量也会增加,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等的需求。在妊娠早期,心排出量开始增加,至妊娠中期达到高峰,较非妊娠时可增加30%-50%。增加的心排出量会使心脏的工作量加大,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原本已经受损的心脏来说,难以承受这种额外的负荷,容易引发心脏功能的失代偿。
3.心率加快:妊娠时,孕妇的心率会有所增快,一般较非妊娠时每分钟增加10-15次。心率加快会使心脏舒张期缩短,影响心脏的充盈,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合并有心脏瓣膜病变导致心脏舒张或收缩功能受限的患者,心率加快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缺血缺氧等情况,增加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
4.子宫增大: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向上推移膈肌,使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的机械性负担,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孕妇,在妊娠前应进行全面的心脏评估,包括心功能分级、心脏瓣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等。妊娠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心功能、生命体征等指标,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等情况,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休息、限制钠盐摄入等,必要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同时,要加强孕期的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心脏相关并发症,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