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主要原因之一,出血与胎盘异常位置相关,包括胎盘异常附着(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致胎盘延伸、胎盘面积过大增发生几率)和胎盘位置低(子宫下段伸展致胎盘下缘下移、血管破裂),不同特征孕妇前置胎盘出血风险及应对不同,有相关病史孕妇再妊娠风险升高需加强监测。
胎盘异常附着
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手术操作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内膜受损,使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胎盘为摄取足够营养,增大面积,延伸至子宫下段。例如有过剖宫产史的孕妇,子宫肌层存在手术瘢痕,胎盘容易植入子宫下段肌层,从而增加前置胎盘出血的风险。据相关研究统计,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概率较无剖宫产史者显著升高。
胎盘面积过大:双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可延伸至子宫下段,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几率,进而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因为双胎妊娠的胎盘体积相对更大,更容易覆盖到子宫下段或宫颈内口区域。
胎盘位置低
子宫下段伸展:妊娠中晚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形成子宫下段,而胎盘不能相应伸展,导致胎盘下缘相对子宫颈内口的位置下移,引起出血。随着妊娠进展,子宫不断增大,子宫下段逐渐拉长,前置胎盘的胎盘与子宫下段之间发生错位分离,从而引起出血。一般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子宫下段扩张,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而附着于子宫下段或宫颈内口的胎盘不能相应扩张,导致胎盘前置部分的剥离,引发出血。
血管破裂:前置胎盘附着处的胎盘绒毛与子宫蜕膜之间存在血管关系,由于胎盘位置低,靠近宫颈内口,在子宫收缩或外界刺激等情况下,容易导致胎盘附着处的血管破裂出血。例如孕妇在进行剧烈活动、性生活等情况下,可能诱发子宫收缩,进而引起前置胎盘出血。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孕妇,前置胎盘出血的风险及应对有所不同。年轻孕妇若有多次流产史等子宫内膜损伤情况,发生前置胎盘出血的风险更高,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定期产检监测胎盘位置。高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几率也相对增加,且出血时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管理。对于男性而言,虽不直接妊娠,但在伴侣发生前置胎盘相关情况时,需给予支持,帮助孕妇做好产检等相关事宜。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的孕妇,可能影响子宫内环境,增加前置胎盘出血的可能性,应劝导孕妇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有前置胎盘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前置胎盘出血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需要在孕前进行充分评估,孕期加强监测,一旦出现阴道流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