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年龄(儿童及青少年易出现,婴儿因生理发育特点易在哭闹、运动时增快)、性别(一般非主要因素,青春期女性情绪波动时易受影响)、生活方式(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大量吸烟饮酒可刺激心脏引发);病理性因素包括年龄(儿童感染、老年人冠心病易致)、性别(女性围绝经期因雌激素下降易受影响)、生活方式(长期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患甲亢、贫血等易引发)、病史(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统基础病史者易出现)。
性别方面: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的主要生理性因素,但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青春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可能在情绪波动等情况下更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但这并非绝对的性别特异性病因。
生活方式方面:剧烈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供应,心脏会通过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满足机体需求;情绪激动,如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状态下,体内会分泌如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这些激素会刺激心脏,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大量吸烟、饮酒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以及酒精都会对心脏产生刺激作用,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引发窦性心动过速。
病理性因素
年龄方面:在儿童中,感染是常见的病理性因素,如各种病毒感染(如病毒性心肌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炎症介质等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在老年人中,冠心病较为常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供血会反射性地加快心率,从而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性别方面:女性在围绝经期时,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等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性别特异性病因,只是在这个特殊生理阶段女性相对更易受到影响。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的人群,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机体的代谢速率,心脏需要更快地工作来满足代谢需求,从而引发窦性心动过速;贫血患者,由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缺氧,心脏会通过增快心率来提高氧的运输,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病史方面:有心血管系统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肌病病史,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已经受到影响,心脏的代偿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来试图维持心输出量;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存在慢性缺氧情况,也会反射性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以改善机体的氧供情况。



